医我看|全民动员,共筑防线!珠海织密基孔肯雅热防控网络

从7月中下旬开始,全民珠海加大爱国卫生运动力度,共筑积极开展专项灭蚊消杀行动,防线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。珠海织密各区、基孔各部门开展统一灭蚊行动,肯雅控网并组织力量对绿化带、热防卫生死角、全民楼宇天台等易积水、共筑易藏污纳垢的防线重点区域全面清理,从源头上降低蚊媒孳生风险。珠海织密各区、基孔各部门、肯雅控网街道、热防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党员、全民志愿者、热心居民纷纷参与到防蚊灭蚊行动中,共同为建设健康环境添砖加瓦。

新科技+土办法,多措并举除蚊源

8月5日上午,在香洲区拱北街道桂花社区,54岁的社工刘碧莲准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。在桂花社区,刘碧莲和同事们挨家挨户做灭蚊宣传,并给住户递上“五个一”灭蚊大礼包。在宣传过程中,刘碧莲还手把手教户主清理家中积水,防止蚊虫孳生。今年6月,刘碧莲从侨光社区调到桂花社区,一上岗就遇上了基孔肯雅热防控的“硬仗”。连续一个多月,她都雷打不动地扑在一线。

社工刘碧莲向居民做灭蚊宣传。视频截图

刘碧莲回忆,她两次在湿滑积水的环境中不慎摔倒,一次泥浆裹满裤腿,一次膝盖渗出血痕。经过简单处理,换了身衣服,她又立刻返回了岗位。“二十多年来我都在社区工作,我喜欢社区的工作。还有半年我就要退休了,现在站好最后一班岗。”刘碧莲说。

“人人都是责任人。”香洲区翠香街道兴业社区居民罗少珍退休后,便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。7月底,作为志愿者,她已协助社区完成了一轮防蚊防疫入户宣传。连日来大雨不断,她更是几乎每天都来到社区,参与“翻盆倒罐”、清理垃圾、清除卫生死角等工作。

“这个办法太好了,既环保又有效。”在香洲区梅华街道南虹社区,看到工作人员将鱼苗投放到辖区靠山边的几处水池中,居民王阿姨高兴地说。这些由山间流水形成的天然水池,因环境特殊,容易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。相比过去主要依赖化学药剂的传统防蚊方式,这种“以鱼治蚊”的生物防治方法,赢得了居民的认可。

为从源头阻断蚊虫孳生链条,近日,珠海高新区星湾社区联合辖区企业珠海市飞拍科技有限公司,率先构建了一套“空地一体化”立体巡查监控体系,通过无人机全自动巡检技术精准狙击蚊虫孳生隐患。星湾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:“传统蚊虫孳生地巡查存在的效率低、盲区多等痛点,我们的7台无人机,30分钟即可完成以往8小时的工作量,为居民筑起一道‘低空防线’。”

无人机准备升空巡查。珠海传媒集团 吴长赋 通讯员朱文/图

挨家挨户翻盆倒罐、鱼苗在水池“上岗”当“健康卫士”、无人机高空巡航锁定积水隐患……运用“新科技+土办法”,“专业队+志愿团”的组合拳,珠海不断织密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网。

广泛宣传,积极动员,织密防控网

“花蚊虽小能把病传,身体健康是本钱,防蚊灭蚊是关键,防护工作要宣传……”在斗门区莲洲镇老人活动中心的大榕树下,沙田民歌传承人黄细妹正带领着村民和学生,学唱新创作的防蚊灭蚊咸水歌。

连日来,斗门区创新运用“花式”宣传手段,积极防范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。其中,沙田民歌非遗传承人黄细妹,精心创作8首防蚊灭蚊主题的咸水歌,将防蚊灭蚊知识送入千家万户。

“现在大家看到积水就会主动清理,还能攒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呢!”金湾区三灶镇鱼月村村民吴嘉婧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的积分。近日,三灶镇大力推行防疫积分奖励制度。鱼月村作为首批试点,村民通过“粤治美”小程序积累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,村“两委”、村小组长及村民代表组成的申报小组负责积分审核。从“村里事”变为“家里事”,小小积分不仅换来了村容整洁,也提高了村民们参与防疫的热情,用“小积分”兑出“大健康”。

三灶镇居民积极参与清理垃圾。珠海传媒集团 张洲/图

在万山区,当前正值海岛旅游旺季,万山区对主要岛屿的景点、码头、民宿和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每日消杀,各镇还组建了“海岛宣传轻骑兵”,根据航班到站时间向游客宣传防蚊防疫知识。

为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防蚊灭蚊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,珠海各区不断创新宣传方式,依托社区宣传栏、大喇叭、电子屏、微信公众号及居民群等平台,宣传防蚊灭蚊知识。同时,组织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、派发传单等方式,详细讲解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的传播途径、典型症状及预防措施等,让居民群众对蚊媒传染病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、主任医师倪锡河提醒市民群众,目前,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均无疫苗或特效治疗药物,防控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。市民如需出行应合理规划行程并携带防蚊用品,返珠后若身体不适,应主动就诊并配合开展健康监测。在日常的居家防护中,应注意清积水、安纱窗、用蚊帐,户外活动穿长袖衣裤,使用防蚊液。
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
上一篇:近期事故频发,公安部发出暑期自驾游交通安全预警
下一篇:罗非鱼、石斑鱼、荷兰豆等抽检不合格!涉及珠海这些市场、超市